HCPT技术加悬贴术治疗混合痔42例

发布时间:2007-05-31    浏览次数:6081
主题词 痔/治疗
   笔者自2000年4月~2001年12月采用肛肠综合治疗仪(HCPT)钳夹术结合悬贴术治疗混合痔42例,疗效满意,并与用混合痔外剥内扎内注术治疗的42例进行对照观察,现报告如下。
   1 临床资料
   1.1 一般资料 治疗组42例中,男28例,女14例;年龄最小19岁,最大71岁,平均42.00±22.30岁;病程最长40年,最短2年。对照组42例中,男28例,女14例;年龄最小18岁,最大70岁,平均41.63±22.00岁;病程最长42年,最短2年半。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,无显著差异(P>0.05),具有可比性。
   1.2 诊断标准 参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·肛肠病》中的诊断标准拟定。
   2 治疗方法
   2.1 治疗组 术前常规清洁灌肠,肛周局部浸润麻醉或腰俞麻醉。待肛门松驰良好后,消毒肠腔,肛门镜下充分暴露痔核,内痔部分及直肠占膜脱垂部分用消痔灵溶液(1∶1)按悬贴术[1]方法操作,使内痔和外痔部分充分缩小或消失;不能消失的外痔部分,则用高频电刀沿外痔周边呈梭形切口切开皮肤至齿线上0.1~0.5cm粘膜处,分离痔体至齿线上0.5cm处,然后用HCPT电钳夹外痔蒂根部及内痔远端的1/3部分。待仪器报警并见白色粘线形成后,再剪除外痔残端少许。但各痔体之间按常法保留皮桥。术毕以湿润烧伤膏纱条塞肛内创面,“T”字绷带固定。
   2.2 对照组 术前常规清洁灌肠,肛周局部浸润麻醉或腰俞麻醉。待肛门松驰良好后,消毒肠腔,肛门镜下充分暴露痔核,内痔部分及直肠粘膜脱垂部分用消痔灵溶液(1∶1)按常规四步注射术方法操作,使内痔、外痔部分充分缩小或消失;不能消失的外痔部分,则作倒“V”字形切口,再提起皮瓣,用组织剪将其曲线血管团剥离(切除)至齿线上0.1~0.5cm,然后用止血钳夹住内痔部分的基底部,在止血钳下内痔部分的正中,用丝线圆针作贯穿结扎,然后剪去外痔和被结扎的内痔部分,但各痔体之间应按常法保留皮桥。术毕以湿润烧伤膏纱条塞肛内创面,“T”字绷带固定。
两组术后均应控制大便48~72h,并半流质饮食,卧床休息;便后使用痔清消袋泡剂按坐浴法坐浴,同时保持大便稀软,湿润烧伤膏常规换药。
   3 治疗结果
   3.1 疗效标准 按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》中疗效标准拟定。治愈:临床症状消失或痔核全部萎缩;好转:临床症状改善,痔核缩小或萎缩不全,且残留皮赘较小;未愈: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变化。
   3.2 治疗结果(见表1)
   3.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愈合时间比较(见表2)
   表1 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

   从表2可看出,治疗组术后出现的疼痛、水肿、出血等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轻,但愈合时间比对照组长。
   4 讨论
   为了减少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和提高其疗效,医学界已发明了多种术式。选择外切(剥)内扎内注术和/或悬贴术是医学技术的一大进步,但术后出血、疼痛、水肿常令医患不安。近年来引进HCPT新技术配合悬贴术治疗混合痔,经临床研究证实:HCPT技术可降低术后出血、疼痛、水肿的发生率(P<0.05),其优点在于采用悬贴术治疗直肠粘膜脱垂及内痔部分后,最大程度缩小内痔及外痔部分,使外痔须切除(剥离)部分缩小,减少了手术创面,从而降低了术后感染的机会,且HCPT技术之高频电容场的热源来自作用物本身,这种热发生在HCPT钳的两极间,局限性强,定向性好,与邻近组织可达到干结,且不会出现炭化现象,干结的创面粘合牢固,同时该热可使治疗部分组织内纤维蛋白、凝血酶原等凝血因子增加,血管闭塞粘合,且钳夹部分呈线形,张力小,故脱落后继发性出血的可能性大大减少,因而患者大多不需住院,显著降低了医疗费用。但HCPT引起的创面则因需经过液化-脱落-愈合三个过程,故愈合时间延长(P<0.05)。但无论怎样,HCPT技术加悬贴术还是优点多于缺点,且安全可靠,有效简便,术中、术后血量显著减少,值得推广。
   参 考 文 献
   1 荣新奇,刘少琼,悬贴开窗剥离术治疗环状静曲张性混合痔62例,湖南医杂志,2001,(1):19
作者: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(410006) 周立武 李 劲 荣新奇 武明胜